「潛力新創選拔Hi-Po Star」挖掘新創獨角獸 #天下雜誌

  • 2025-10-13

坐擁「科技島」美名的臺灣,近年在AI及半導體的推波助瀾之下頻頻攻占國際版面,科技產業的茁壯與擴張,不只帶來人均GDP超車韓國的成果,更帶動了新創圈的蓬勃發展,無論是校園實驗室,或是地方創生基地,極具創意又豐富多元的新創事業在臺灣遍地開花,形成產業端的另類風景。

 

參賽家數成長1.5倍影響力大增

 

為了協助新創事業能夠更快萌芽、找對方向、獲得關鍵資源,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自2024年起開始推動「潛力新創選拔Hi-Po Star」活動,並由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負責執行,期望發掘具備成長潛力的新創企業,並串接政策工具與民間資源,協助新創團隊在資金、行銷、研發、永續與國際拓展等面向加速前進。

2025年第二屆「潛力新創選拔Hi-Po Star」共計達360家新創參賽,相較上屆成長了1.5倍,涉及領域包含AI、醫療科技、資安晶片、智慧製造、電動車控制平台、固態電池、數位紡織等,最後由18家新創脫穎而出,包含黑科技(Deep Tech)的科飛數位、白科技(Consumer Tech)的皓準科技,以及綠科技(Green Tech)的聯覺科技。

 

黑白綠科技展現臺灣新創實力

 

獲選黑科技的「科飛數位」是專注於整車控制器(Vehicle Control Unit, VCU)開發與應用的新創企業,並以KopherOS作業系統搶下電動巴士7成臺灣市場成為公共運輸電動化的幕後重要推手。總經理王詠辰自信表示:「VCU就等同於汽車的大腦,目前全世界能做出來的屈指可數,且集中在德美兩國,而臺灣就只有我們。」

 

同樣技術獨步全球的,還有白科技的「皓準科技」,在虎尾科技大學校長張信良的帶領下,「非圓形腳踏車鏈盤」順利技術轉移,擔任執行長要職的王議弘是張校長的博班學生,同時他具有工具機廠的營運經驗,這些要素都是皓準的成功關鍵。張校長及王執行長不約而同認為客製化鏈盤的未來發展非常值得期待,尤其是專業選手練習及醫療復健兩大領域的應用,更有機會讓皓準成為下一個獨角獸。

 

 

虎尾科技大學校長張信良(左)與皓準科技王議弘(右)齊力發展非圓形腳踏車鏈盤,應用於專業訓練與醫療復健。

 

聯覺科技的執行長謝賀祥則是將AI數位工具應用在紡織產業,主打以「智慧模擬布料開發流程」優化生產效率,大幅降低傳統實際打樣所需的費用與時間成本,而且3D的虛擬畫面就連反光度、垂墜度等細節都可以模擬出來,渲染的速度也相當快,顛覆業界的做法很快就受到紡織大廠關注,合作機會也接踵而來。

 

 

聯覺科技的執行長謝賀祥運用AI布料智慧模擬,大幅降低開發成本與時間,吸引國際紡織大廠合作。

 

不只串接資源,更提供專業課程

 

「我讓同仁去上了不少對於實質工作非常有幫助的課程,全是由政府提供的資源。」聯覺科技謝執行長對於能夠獲選潛力新創充滿驚喜與感謝,尤其是結果公布之後,資源對接的面談機會不斷浮現,無論是合作或募資都有相當大的進展;皓準科技的王執行長也對於培訓課程非常有感,「上課的老師都是實力派,每每讓人有茅塞頓開的感覺。」科飛數位的王總經理則是對於曝光宣傳有很大的期待,站上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所打造的舞台,可以讓更多人看見臺灣的新創實力,對於吸引人才加入以及跨域合作等方面也一定有正面幫助。

 

 

許多新創企業都和皓準科技一樣,結合產學研各方資源,展現臺灣科技的創新潛力。

 

潛力新創選拔Hi-Po Star從徵集、篩選到多元資源導入,每個環節都有完善配套及專業的合作單位,就連SBIR、國際深耕計畫、海外拓展交流等政府計畫的對接,也都包含在內,事業起飛之後最重要的財務規劃更是輔導亮點之一。

 

中小及新創企業署期盼透過此計畫,發掘更多具潛力的新創事業,並結合政府與民間資源,讓臺灣的新創產業在力爭上游的過程中不再孤軍奮戰,甚至還能藉由一系列資金媒合、行銷曝光與出國參展等專業支援更上層樓,上述三家具代表性的新創企業也聯袂力推,鼓勵更多創業家積極報名參與,凝聚各方力量讓臺灣新創邁向更大的市場,一起攜手打世界盃!

 

想了解更多優質潛力新創嗎?請上 https://share.google/5BbyyZvP670C0WIwS